咨詢熱線:400-662-3718
大家都知道,企業之間是禁止借貸的,企業是可以向銀行借款的。
企業可以向特定個人借款。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,一般情況下,公民與企業間相互借貸屬于民間借貸,為法律所允許,只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即可認定為有效。但最高人民法院《關于如何確認公民與企業之間借貸行為效力問題的批復》又明確規定了幾種應當認定為無效借貸的情形:
企業以借貸名義向職工非法集資;
二、企業以借貸名義非法向社會集資;
三、企業以借貸名義向社會公眾發放貸款;
四、其他違反法律、行政法規的行為;
以上規定為無效的幾種情形,都是企業涉嫌非法集資和發放貸款。對于一般的借貸案件,法院會按照自愿、互利、公平、合法的原則,保護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合法權益,限制高利貸。
1、個人與企業間的借貸關系,約定的利息在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24%以內的,且沒有法律所禁止的行為,就是合法有效的,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。
2、向不特定人借款可能被認定為非法集資,可被處行政、刑事責任。 吸收公眾存款和發放貸款都是商業銀行的業務范圍。法律規定,設立商業銀行,應當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審查批準;未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,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吸收公眾存款等商業銀行業務。如果企業想向社會公眾籌集經營資金,必須達到法律規定的條件,并且履行法律規定的手續,否則,即為非法,行為人甚至可能受到刑法的制裁。
所以,私人借款給公司,需要注意約定的利率,以及借款主體的限制問題。
上一篇公司經營范圍變更怎么做?
下一篇企業營業期限到期怎么辦?
掃一掃 加關注,獲取更多創業資訊